1、三个不到位。有关部门只是促进"择业",而非真正促进"就业",对企业的本质、员工进入企业后该如何表现等辅导少。
2、劳资双方对彼此期望不契合。员工希望所在公司规模大,管理规范、成长空间广,还有师傅手把手带。而用人单位一般都会让大学生从基层做起,在这里观察员工,培养未来的接班人。员工认为这与理想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差距,于是就会出现一些跳槽现象。
3、工作无成就感。职场新人要求工作本身要有意思,有意义,一旦自己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回报,或自己的建议未被采纳时,就会认为单位不重视人才,缺乏伯乐精神,在人才的管理上存在问题,自己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等,继而失去动力甚至自信。
4、前热后冷。新入职场的大学生,往往会表现出满腔热血、干劲儿十足,充满激情的工作心态。然而受到挫折之后,公司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,又觉得一腔热情被泼上了冷水,心灰意冷。
5、同学间攀比。职场新人们与同学聚会时,会比较谁的工作好,收益高。而自己也基本只会把工作中高兴的事情说给大家,辛苦和压力无处倾诉,遇到事情比较容易选择跳槽。
6、经济与生活压力大。新毕业生工作不久即离职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待遇问题。有些企业是入职时基本工资很低,年底根据业绩发红包或奖金,但有现实生活压力的毕业生往往等不及。
7、老板不给力。有些新毕业生不太适应老板和下属的沟通方式,尤其是一些年轻时在职场中饱受折磨打拼起来的老板,一般对下属要求严苛。讲话尖酸刻薄或者分派工作不公平等都会成为离职的导火索。